Page 31 - 网络电信2023年1月刊
P. 31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得到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如表 3 所示。
表3 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值
其中,x 表示输入样本,c i 和 σ i 表示高斯径向基函数
的中心和宽度。
对于一个包含3层结构的RBF神经网络,其结构如图3
所示。
图3 RBF神经网络结构
3.3 区块链技术进行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数据存储
区块链是一种采用链式结构的新型技术,其通常采用 3 层
结构,具体为: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区块链技术主要特
点如下:
(1) 去中心化。 一个区块链包含大量的节点,各个节
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组成一个通信系统,没有中心节 那么 RBF神经网络的输出为
点,任意一个节点被攻击,不会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2) 不可篡改。 区块链采用复式技术进行数据储存,每 (8)
一个节点都储存了整个通信系统信息,一个节点的变化,不会
对通信系统信息产生实质性改变,
(3) 共识性。 在区块链中,所有节点共同维护系统,它 其中,ω i 表示权值。
们对区块链中的信息进行统一确认。 根据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确定 RBF 神经网络输
数据层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通常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 入层的节点数,并根据相应的公式确定隐含层节点,并根据光
在许多领域利用该优点来存储数据,以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 通信系统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输出层的节点数,然后将光通信系
同时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块的具体结构如图 2 所示。 统安全风险评价训练样本输入到 RBF 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
采用区块链对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数据进行存储。 确定最优 ω i ,最后根据最优ω i 设计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模型。
图2 区块链的区块结构图
四、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的具体实例分析
4.1 测试对象
为了测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效
果,选择 10 个光通信系统作为测试对象,每一个光通信系统
采集一些不同安全风险等级评价样本,具体如表 4 所示。 选择
灰色模型和模糊数学的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对比
测试。
4.2 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精度比较
采用本方法、灰色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进行光通信系统安
全风险评价,每一个光通信系统、每一个等级的安全风险选择
大约 1 / 2 样本进行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设计,采
用其他样本进行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效果测试,统计它们
的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精度,结果如图 4 所示。 从对图
3.4 RBF神经网络设计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4 的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精度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到:本方
根据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进行数据采集,并引入区块 法的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精度平均值为 93. 38%,灰
链技术对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存储,然后引 色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的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精度平均值
入 RBF 神经网络进行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RBF 神 分别为 86. 33%和 81. 47%,相对于灰色模型和模糊数
经网络常采用高斯径向基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其定义如下 学模型,本方法的光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精度分别提高了 7.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三年一、二月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