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网络电信2018年4月刊下
P. 28
图3 有效折射率随波长变化曲线 图4(a)、(b)分别是调整所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内空
气孔直径后所得到的双折射率的变化曲线,其中图4(a)为保
持外三层空气孔直径D1=0.8μm,间距Λ=1.4μm,内层上下
空气孔直径D0=1.1μm不变,调整x轴方向两个小空气孔直径
分别为0.25、0.35和0.45μm时的双折射率变化曲线。从图中
可以看出,当x轴方向的空气孔直径增大时,双折射率小幅度减
小;当x轴方向的空气孔直径减小时,双折射率小幅度增大,增
大幅度并非十分明显。图4(b)为保持外三层空气孔直径D1=
0.8μm,间距Λ=1.4μm,内层x轴方向两个小空气孔直径D2=
0.35μm不变,调整内层上下空气孔直径分别为1、1.1和1.2μm
时的双折射率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内层的上下两排空
气孔直径发生变化时,双折射率变化明显且极具规律性,当内
层空气孔直径增大时,会使两个偏振方向上的差距更加明显,
从而增大双折射率。
图5 不同d 1 时双折射率随波长变化曲线
3、双折射特性
双折射率是描述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特性最重要的参数
之一,通常定义为x偏振方向的基模有效折射率与y偏振方向的
基模有效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双折射率越高,则光纤的偏振
性能越好。
图4 双折射率随内层孔直径变化曲线
图5是保持内层空气孔结构D 0 =1.1μm,D 2 =0.35μm时,
调整外层空气孔直径D 1 分别为0.7、0.8和0.9μm时所得到的变
化率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外层空气孔直径在0.8μm以上
时,随着空气孔直径增大,双折射率也小幅增大;而当外层空
气孔直径小于0.8μm时,随着波长的增加,过小的空气孔直径
(a)不同d 2 时双折射率随波长变化曲线 难以继续束缚住光能量,部分光能量泄露到了包层中,从而导
致双折射率出现大幅下滑的趋势。在设计时应注意,要确保有
足够大的外层空气孔直径以保证对光能量的约束。
下页图6为外层空气孔层数分别为3层和4层时的双折射率变
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3层与4层结构对双折射特性的影响
非常小,两者的数值计算结果几乎完全相同,4层的双折射率比
3层时的略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记。这表明,双折射特性主要受
其中心区域的空气孔结构影响,而不是外围空气孔的层数或数
量。
4、色散特性
由前文可以看出,所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在通信波段存在
较高的双折射率,这也意味着,x和y方向的色度色散值存在一
定的差别。在经过对参数的不断调整优化后,最终选取空气孔
(b)不同d 0 时双折射率随波长变化曲线 的间距Λ=1.4μm,外三层空气孔直径D 1 =0.8μm,里层上下
空气孔直径D 0 =1.1μm,x方向两个空气孔直径D 2 =0.35μm。
网络电信 二零一八年四月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