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网络电信2018年4月刊下
P. 20
运 营 商 专 栏
般为800MHz~2.7GHz,不支持5G主流的C频段或更高频段。部署 户资源为出发点,以开拓政企业务、IoT业务为目的,在5G初期
5G室内分布系统无法利用已有分布系统,需全部新建。即使新 一起引入eMBB、mMTC和uRLLC。
建适合5G主流频段的DAS系统,因为3.5GHz以上频段线缆损耗较 除了发展战略与商业因素外,现网条件和未来技术规划也
大,为了使覆盖能力和原有系统相当,需提高信源功率或者增 对5G网络的引入具有很大影响。例如,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发展
加信源。而5G对流量密度需求很高,现有DAS系统很难实现较高 也影响到运营商5G部署的选择:虚拟化程度领先的运营商,可
的流量密度。 能倾向于接受架构中选项的数目和
同时,随着5G多天线技术在 演进步骤较多的情况;由于硬件是
室分的应用,4T4R信源将成为Sub- 通用的,很多情况下演进只需要进
6GHz的主流信源形态,甚至会出现 行软件升级。相反,虚拟化程度较
8T8R室分信源。在5G系统中使用现 低的运营商,则希望选项的数目尽
有DAS支持4/8路室分,则需要四/ 量少一些,最大程度简化网络演进
八路馈线,即使采用双极化天线, 的步骤。这样可以减小演进对于现
馈线数量也需要加倍,工程落地 网带来的影响,特别是需要硬件更
十分困难,且建设多路室分DAS系 换的演进升级。
统,馈线、耦合器、功分器、天线 运营商所拥有的频谱资源的丰
数量翻倍,导致成本直线增长。这 富性,包括5G低频(Sub-6GHz)和
些共同决定了5G室内覆盖需要新建 高频毫米波频段资源,也是重要影
新型室内分布系统。 响因子。若运营商拥有较丰富、优
目前,针对5G室内分布系统主要有两种设想。一是新建光 质的Sub-6GHz作为覆盖,同时又有高频来增强容量,那么采用
纤分布系统,用光纤进行室内布网,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反之,则采
成本,同时满足5G的高工作频段要求,能够实现多系统间的共 用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可能性较大。另外,不
享。二是采用分布式小基站,主流设备厂家已有类似产品,但 同运营商对于Sub-6GHz覆盖能力的考虑、评估和需求也不尽相
4G的分布式小基站目前只支持单模,无法实现多模共用,5G仍 同,这也将影响到运营商对于SA或NSA的倾向性。
需要新建分布式小基站系统。 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包括终端、站点站址的选
三、5G建网与部署 择、传输资源、NGC与4G核心网的关系和演进、漫游等,尤其是
运营商的5G战略投资受到市场形态以及运营商在竞争中的 标准的制定冻结时间点以及相关的产品设计时间点,都会影响
地位等因素影响,进而使其在网络的部署规划上选择不同的方 到网络部署与演进方案的选择。
案、时间点和部署节奏。目前,业界普遍认为5G将有两种网络
部署场景: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 四、5G试验网建设
独立组网即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和核心 运营商的5G试验正在加紧进行中。中国移动在2017年5月
网。非独立组网将借助于已有4G基础设施,将5G小基站部署在 确立了全国首批5G试验网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苏州、宁
高业务密度区域。独立组网的优点是可以在提供高性能的前提 波,在这些城市开展5G试验网建设,进行5G外场测试,以推进
下形成较大的规模性经济,5G独立组网将使得4G和5G业务并行 5G平台架构成熟,并验证3.5GHz频段组网的关键性能,2018年
运行,并且避免了与LTE网络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互操作复 将在数个城市,每个城市建大约20个站点进行规模试验,形成
杂等问题,覆盖全国范围内的规模组网对于5G普及和提升服务 端到端商用产品和预商用网络;2019年,继续扩大试验网规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样的独立组网建设在初期成本相对 模,完成预商用和多厂家互操作测试;2020年,预计全网5G基
较高。 站将会达到万站规模,从而实现商用产品规模部署。
相比之下,非独立组网能够更快地将5G推向市场,但非独 中国联通也计划从2017-2019年在6个城市进行容量和性能
立组网可能更适合局部热点区域部署,而不是大规模的全国性 测试,2020年商用前建设约1000个站。
部署,并且非独立组网与现有LTE网络的互操作也非常复杂。运 中国电信在某市的5G试验已完成阶段测试,站点位于城
营商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在5G部署初期直接引入NGC 区的楼顶站。阶段性测试中选择了极近、近、中、远点进行测
(Next Generation Core),或在引入NR(New Radio)之后, 试,极近点速率达到近1.1Gbit/s,远点速率约0.2Gbit/s,平
再进行NGC的建设。不同的现状与建设方式,会使5G网络的建设 均端到端时延和PDCP层环回时延均少于8ms。
节奏与形态演变出现很大的差异。 5G将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
出于对不同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的考虑,运营商对不同 位的信息生态系统。新一代通信技术将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
使用场景的诉求也不同。运营商可在5G初期以eMBB(enhance 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还将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为主导引入,后续逐渐加 拉近万物的距离,通过无缝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
入、加强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 的智能互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G网络部署将为全社会的建
大规模物联网)和uRLLC(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设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Connection,低时延高可靠连接)业务。也可以拓展更广阔客
26 网络电信 二零一八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