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珠峰大本营足足住了200多名游客,大家晚上直播、刷视频,网络信号都流畅得很。”刷着直播,在西藏定日县珠峰景区经营着一家超市的阿旺久美高兴地说。“前几年,这里别说直播看视频,连发个信息都费劲,有些帐篷旅馆把‘有无线网络’作为卖点。很多游客都是回到镇上,才把在这里拍摄的照片和别人分享。”阿旺久美回忆。
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坚持适度超前、建用结合,坚持系统布局、协调发展,建成了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覆盖完善、性能领先”“算网融合、高效敏捷”“资源共享、绿色节能”“城乡一体、内外畅联”四个升级,在不断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的同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数字底座。
覆盖更广更深 性能保持领先
从北国大兴安岭到南海深处岛礁,从东海之滨到西陲高地,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覆盖日渐完善、质量不断提升。5G/5G-A、千兆/万兆网络,甚至卫星通信都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在祖国哪一个角落,电波信号总能安全护航。
目前,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5G、千兆光网建设目标,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截至7月底,全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9.8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53万个。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7377万公里,400G骨干网正式规模化部署,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
在广覆盖的基础上,工信部持续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千兆光网在文旅、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景深度覆盖,持续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与此同时,共建共享发展优势也在不断释放,新建铁塔共享率达85%,新建5G基站中有95%以上是利用存量站址资源改造实现,相当于少建通信铁塔120万座,节约土地6.8万亩。此外,全国86个城市的168个小区、工厂、园区正积极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演进升级。
今年8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成功发射,承担起宽带通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从“3G突破”到“4G同步”到“5G引领”,再到发力低轨卫星互联网,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巩固优势、提升能级,向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目标加速迈进。

算网融合加速 实现高效敏捷
8月,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我国“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算力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浙江东阳的“梦工厂”横店,是全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有大量的影视渲染算力需求,通过高速直联网实时调用西部海量算力;AI金融大模型海量的数据,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训练完成后高速率、低时延地传回北京各大银行IT中心;低空智联网“全天候、全空域、全目标”的立体感知能力,厘米级定位精度和毫秒级响应速度,需要调用巨大算力,融合的算网保证了算力资源在东西南北间畅通无阻……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市场的旺盛需求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加速构建智算引领、算网协同、绿色低碳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截至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枢纽节点间20毫秒时延圈已基本实现,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
城乡一体优化 内外畅连无阻
甘肃民勤县红砂岗镇花儿园村,山梁上零下24摄氏度,通信工程师唐鹏天蹲在塔基旁调试设备,睫毛结满冰碴。附近的牧民韦兴天大叔摸黑煮了罐罐茶,颤巍巍端到机箱旁:“喝口热的,暖暖身子!”村民们送来热腾腾的土豆蛋蛋、腌酸菜,同时,也是热烈的期盼。基站亮灯的那天,韦大叔摸着新买的智能手机直掉泪:“羊娃子也能上网咧,看它们活得好好的,还能晓得羊绒涨到啥价咧,这铁塔子比山神庙还灵验!”
网络建设向沙漠戈壁推进,向深山老林延伸,提升的不仅是行业发展的优势和地位,更是为民服务的能力。

今年是电信普遍服务建设项目开展十周年。十年来,信息通信人爬高山、进荒漠、下海岛,披荆斩棘、逢山开路、勇毅攀登,把一座座基站建在崇山峻岭,把一条条光缆拉进千家万户,把一个个封闭村落带入信息社会。“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业累计支持超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和农村地区10万个4G、5G基站建设,我国历史性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电信普遍服务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而放眼世界,通江达海的信息大通道也日臻完善。截至目前,国际出入口局达到15个,我国电信企业投资建成了17条国际和港澳台海缆系统,已形成通达亚太、亚欧、亚非等多个方向的通道路由,国际通信能力显著提升。一条条内连城乡、外通世界的信息“大动脉”,正不断激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巩固发展优势 持续推动升级
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巩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优势、加快建设步伐,需从织密网络、深化融合、提质增效等方面发力。
织密网络是基础。我国虽已建成全球最大信息通信网络,5G基站与光纤里程持续增长,但部分区域、场景仍存覆盖难题,需“补盲”“补热”。信息通信业将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广度深度,加速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深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建设,持续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面向国际,将均衡布局东中西部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加速扩展国际海缆、陆缆信息通道方向,并与交通、能源等行业协同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助力我国在全球信息通信领域占据更有利地位。
深化融合是关键。信息通信业将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创新OTN、IPv6、SRv6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区域间高速直联网络建设,增强跨域算力互联能力。同时推进算网融合研发,提升资源统一管理调度能力,实现云网边一体化智能服务。
网络升级是重点。信息通信业将抓好技术创新与攻关,加速推动5G-A产品体系与高品质网络落地部署,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同时,也将推动建设先进移动物联网体系,推进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数据中心、骨干网融合,不断提升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关乎国家大局。信息通信业将统筹“建、用、研”,打造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信息“大动脉”,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在全球数字竞争中抢占先机。
来源: 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