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研究

光纤四巨头2024财报解码AI算力驱动产品创新

时间:2025-05-20 17:11:31

2024年,全球光纤行业在“需求萎缩”与“技术革命”的双重夹击中迎来考验。一方面,传统光纤光缆产品有效需求不足,增速不断趋缓;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型光纤支持。此外,在海外市场,通信网络仍存在较大建设空间,光纤光缆需求有望率先复苏,而算力网络相关新型光纤需求将不断释放。

近期,长飞、烽火通信、中天、亨通光通信四巨头分别发布了2024年度财报。财报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传统通信基建的阵痛与数字经济新动能的曙光。在这场“冰与火之歌”中,四大光通信企业如何突围破局?光通信未来又会走向何方?通过数据,可观一二。

50G PON加速开启万兆时代

50G PON是万兆网络的关键赋能技术。今年伊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对50G PON做出了明确部署。2024年被行业视为50G PON商用元年,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多地发布万兆光网相关推进措施。

面对“万兆热浪”,四大光通信巨头通过技术突破、场景验证、生态合作加速产业化进程。在武汉光谷的实验室里,50G PON技术正经历从标准到产品的蜕变。这项基于单波长50Gbps速率的技术,不仅将家庭宽带带入万兆时代,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引发变革。

长飞光纤聚焦底层材料创新,自主研发空芯光纤,通过空气纤芯替代玻璃纤芯,在AI超算网络、高频金融交易等场景中展现独特优势;烽火通信研制非对称50G PON下一代光接入平台,发布新一代FTTR产品,实现网络平滑升级,为家庭和企业用户提供超千兆接入能力;中天以特种光纤产品切入50G PON生态,其研发的空芯光纤及光缆、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等,解决数据中心小型化、高密度部署难题;亨通以“海陆并进”策略推动50G PON落地,聚焦行业场景,如AR/VR教学、AI质检、智慧交通等,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财报数据显示,长飞和烽火通信的光通信业务毛利率分别提升至27.78%和21.43%,印证了高端技术对利润的托举效应。

四大光通信企业联合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多场景试点,设备商与芯片供应商紧密合作,降低功耗与成本。未来,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50G PON将与空芯光纤、CPO共封装等技术融合,推动光接入网向Tbit级演进,四大光通信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将共同塑造产业新格局。

AI算力与光模块同频共振

AI算力的爆炸式增长,将光纤技术推向新的临界点。四大光通信企业紧抓时代机遇,布局提升自研芯片、液冷、AI算法等能力,光纤产业链正在垂直整合。从400G向800G/1.6T的技术代际切换加速,空芯光纤、硅光技术成为行业竞争焦点。在这场算力革命中,四大光通信企业正以创新为矛,重构全球光通信产业版图。

计算产品作为烽火通信重点打造的第二曲线,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大幅增长。在电力信息化市场,烽火通信自研芯片中标国网电力多个省份,AI算力服务器实现规模销售。烽火通信夯实国内轨道通信总包市场领先地位,信创云、城运中心、审管联动等新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

当前,AI算力间的互联正在向更低损耗、更低时延的方向演进。长飞超低衰减G.654.E光纤大幅延长传输距离,成为AI算力的“高效传输”首选,目前已部署超百万芯公里。长飞在2024年以空芯光纤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助力中国移动在广东深圳至东莞的通信干线上,建立了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同时长飞在已完成初步布局的光模块与光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海洋工程及工业激光器等领域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中天将液冷技术融入光模块设计,其模块化弹性液冷系统支持400G/800G并行散热,将数据中心PUE值压低至1.1以下,在阿里云乌兰察布集群实测中节能效果达42%。值得关注的是,AI正在反哺光纤制造,财报数据显示,亨通基于AI的质控系统将良品率提升至99.95%,年产能突破50万根。

自主创新深耕优势领域

在全球光纤行业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分化的背景下,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四大光通信企业都在各自的创新轨迹里深耕细作。在这场技术竞赛中,四大光通信企业的竞争更聚焦于技术商业化速度与全球化运营能力,空芯光纤、算力光模块、海洋能源等成为新一轮增长核心战场。

长飞进行了一场空芯光纤与特种光纤的“技术革命”。长飞同时通过PCVD工艺和VAD+OVD工艺生产光纤预制棒;在空芯光纤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联合中国移动建成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建立多模光纤技术标杆,推出超贝OM4Pro/Ultra系列。

烽火通信在OTN、宽带接入等产品方面保持全球竞争力,是名副其实的原创技术策源地。烽火通信迎来全光运力与AI算力的“双核驱动”,推出三代五模合一OLT平台,是50G PON商用先锋;其400G OTN设备为百度、阿里大模型提供低时延光传输方案,是AI算力基建领跑者。

中天将硅光模块与特种光纤进行“创新耦合”。中天采用CPO设计推出800G硅光模块,模块化弹性液冷系统支持400G/800G并行散热,领航硅光模块技术;研发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实现400G/800G传输容量,破解数据中心高密度布线难题,是特种光纤定制化专家。

亨通致力于海洋通信与数智化工厂的双轮驱动。海底光缆签约交付里程突破106000公里,亨通是名副其实的“海洋通信霸主”;亨通实现光模块量产革命,800G光模块通过领先交换机厂商测试,预计2025年量产规模达10万根。

扬帆出海布局全球市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光缆产量下降18.2%。对此,“出海”成为光通信企业拉动新一轮业务增长的契机之一,这也是从跟跑成为领跑全球光纤产业的转折点。从东南亚丛林到北美数据中心,从欧洲海底光缆到中东沙漠基站,四大光通信企业以技术为矛、以本地化为盾,在全球市场掀起了一场“中国光联万物”的产业革命。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掌控”,中国光纤企业形成全链条竞争力。烽火通信在巴西、墨西哥等地突破跨国运营商客户,推出三模50G PON OLT系统,支持GPON/10G PON/50G PON平滑演进,为美洲电信集团节省网络部署成本超2亿美元;长飞在全球形成“八大海外基地+50个办事处”网络,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波兰工厂团队研发的耐寒光缆在-40℃环境下衰减率仅为0.15dB/km,成功打入北欧市场。这些案例证明,中国光纤企业正从简单的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标准、品牌的立体化输出。

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光纤企业正在重绘全球产业地图。中天科技承建的秘鲁国家宽带项目,通过“光纤+5G基站+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率从8%提升至65%;亨通光电投资1.2亿美元建设的巴西光缆厂,采用本地化采购策略,使生产成本较国内低15%,其产品已进入美洲电信供应链。

2024年的财报,揭开了行业新一轮发展的序幕。光通信行业在逆风中呈现分化,50G PON技术掀起接入网革命,AI算力需求催生光纤技术代际突破,“一带一路”成为光纤企业“出海”新航道。回望2024年,四大光通信企业的财报轨迹勾勒出行业进化图谱,光纤产业正从“管道工”向“数字动脉”建造者转型。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光纤不再是隐形的基础设施,而是重构产业生态的关键变量。四大光通信企业正在技术代际切换中抢占先机,在全球市场中构建生态,书写着光通信行业破局与产业重生的故事。



  来源:人民邮电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网络电信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资讯
可持续 向未来!亨通光电荣登《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可持续 向未来!亨通光
全球化布局再添彩!烽火通信泰国OPTISEN光纤光缆产业基地正式投产
全球化布局再添彩!烽火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新标杆
“中天39”苍南项目告
烽火通信参展GITEX AFRICA 2025  为非洲大陆注入数智活力
烽火通信参展GITEX 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