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网络电信2023年1月刊
P. 19

运营商专栏

             图2 卫星板载本地交换的数据传输













































                假定UE1和UE2由  UPF1  提供服务,UE3由UPF2提供服务。                 在正常场景下,SMF基于UE所在的位置,选择卫星板载的本
            在相应的N4会话建立过程中,SMF提供N4规则指示UPF将来自UPF                   地UPF作为用户面,当卫星板载的本地UPF发生故障,SMF检测到
            内部接口的用户面报文转发给目标UE。UE1向UE2发送数据。在                      UE所在区域的UPF故障后,选择地面的UPF作为用户面,保证业
            接收到用户面分组时,UPF1基于UPF1地址池和该分组的目的地                      务正常运行。
            址来转发该分组。                                                 2.4 移动性管理
                UPF1对数据包进行处理,首先识别UPF级N4会话是分组对应                       在空天地覆盖场景中,不仅需要考虑传统覆盖场景下终端
            的第一个N4会话,确定目的地址在UPF1地址池中,然后将分组                       UE的位置信息,而且卫星也处于移动的场景,覆盖区域会逐步
            转发到UPF内部接口。报文将匹配UE2的PDU会话对应的N4会话,                    产生移动,因此需要考虑基于覆盖信息和UE位置的移动性管理。
            接下来报文被转发到UE2。                                            图3是寻呼发起流程。终端UE在获取到最新的TA信息
                UE1向UE3发送数据,在接收到用户面分组时,UPF1基于                    后,发起寻呼流程。在卫星接入的情况下,在向无线RAN发
            UPF1地址池和该分组的目的地址来转发该分组。首先UPF1识  别                    送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消息之前,AMF(Access  and
            UPF级N4会话是分组对应的第一个N4会话,UPF2根据对应FAR  中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发起
            的地址映射信息,判断目的地址不在  UPF1地址池中,则将报文                      位置报告流程,以请求UE的最后已知位置。
            转发给UPF2,此时目的地址在一段地址映射信息的范围内,对                            无线RAN提供所有广播TAI,并作为ULI(User  Location
            应的下一段UPF为UPF2。UPF2识别UPF级N4会话是分组对应的第                  Info,用户位置信息)的一部分内容提供给AMF。在位置信息
            一个N4会话,并且UPF2确定目的地址在UPF2地址池中,将分组                     上报的 Location Reporting 过程中,RAN还向AMF 报告区域的
            转发到UPF内部接口。最终报文将匹配  UE3的PDU会话对应的N4                   覆盖信息,比如详细的星历数据。在协商确定选取该区域的TA
            会话,最终把数据包转发到UE3。UPF部署在卫星上且gNB在地                      后,无线RAN还需要进一步获取UE所处地理位置的子区域的TA
            面的情况下,卫星板载本地数据交换,启用了卫星边缘计算服                          信息,再次报给AMF。接下来,AMF发起UE上下文释放流程。当
            务,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减少回程资源消耗,把百毫秒级端到                          AMF确定了子区域TA信息后,UE根据需要进行寻呼。考虑到可能
            端时延,降低到单向传输时延2~30ms,全链路时延约 5~60ms,                   部分区域并无5G的全覆盖,因此在3GPP  R17阶段还进行了4G方
            甚至可以满足特殊条件下5G LAN 的工业化场景部署要求。                        面的增强,在EPC引入跟踪区概念,并引入RAT(Radio  Access

            20                                        网络电信 二零二三年一、二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