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网络电信12月刊上
P. 39
2017(第十一届)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
张思源表示5G或者说未来这个网络,就是一个互联增强的
重构自动化的网络提升更好的虚拟触觉超高效率和革命化的进
展,即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一次巨大变化:生产效率
有大量的提升,人和人之前、人和物之间、物和物之间更紧密
的连接起来,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新的体验。
驱动未来移动承载网基础设施扩建的因素
同时,张思源提到,在5G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无线网络
一方面数据以30倍以上的增长,RAN无线接入网的密集化,小
站数量猛增,小站和宏站的数量怎么来配比、小站如何实现能
力、功耗和成本的均衡,整个承载网怎么来应对这个变化的无
线接入网,之前的无线接入网可能更多的是带宽的汇聚,现在
有各种接入、各种接入点,那么怎么适应这个新的无线网络?
这些因素都驱动着未来移动承载网基础设施的扩建。
感觉不到的延迟–一切尽在掌握
二、5G的承载需求和运营商策略 除了带宽,张思源还详细的分析了时延。下图左边是一系
4G和5G的技术指标比较-峰值速率,连接密度显着提升 列的应用,像高频交易,电网控制以及游戏视频、VR/AR等一
从诺基亚来讲,5G以及5G背后的云网络云计算这一切是革
系列的应用对应了它对时延的要求,还有对带宽的要求。像自
命化的进程,这种革命化的进程下,5G的承载网、光传输对传 动驾驶,这个应用需要低的时延,未来两部车驾驶之间碰到一
输网主要的工作会有怎样的变化?
块,如果还回到核心云上面去处理,那么肯定是来不及,所以
张思源从数据量,时延、峰值的带宽、可靠性等各方面对 这个应用的一部分功能一定是需要低时延,这就出现了所谓的
4G和5G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和总结,从下图这些惊人的数字
边界云,边界云就是分离出到无线的架构。自动驾驶的实时控
可以说明4G到5G确实有很大的变化。 制这一部分功能一定得放到边界云,一定会离终端近一点才能
够处理,除此之外,还有全路网的调动功能。像自动驾驶不可
能一辆车一辆车的单独控制,肯定要规划整个城市的路网,来
监测、规划、疏导车的流量,显然这是一个大量数据计算的过
程,所以说这种应用既需要快速编辑的处理,也需要核心大数
据量的处理,这就引出了分布式的云的架构,未来可能有核心
云边界的应用,当然也有最核心的ICP云。
总的来说,整个5G的演进是对承载网低时延高带宽和智能
的一个管控,这是未来对承载网的一个需求。
移动无线网络的趋势-向Cloud RAN的迁移
关于移动无线网络的趋势,从基站上来看,首先是基站
的致密化,基站的密度是十倍、二十倍或者几十倍上百倍,然
后控制要集中化,像云计算、很多交互的应用,必须控制集中
化,然后业务应用是云化,以后的应用都是在终端会变得越来
越简单,但是云端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后面又会引出分
布式云架构,这是未来5G的一个关键。
CMCC 传输需求计算模型-5G新空口基站带宽
面向5G的承载网建设探讨与建议
会议中,张思源还引用了中国移动对5G需求做的研究,中 关于承载网的架构,张思源详细介绍了前传中传回传以及
国移动计算低频站点的带宽是5G,高频的单站站点是20G,但不
更上乘的数据中心互联网。他表示,未来网络的架构,5G时代
管是5G还是20G都远远大于现在LT320M峰值的带宽。 或者说云时代,就是这么几层,从最终端的RADIO、无线的接
CMCC 传输需求计算模型-5G回传带宽估算
入网,真正的模拟RADIO的接入、到DU、CU,CU其实就是边界
对于承载网,根据典型的一些数列统计,到汇聚层过后, 云,CU会在边界处理一些需要实时处理的或者说低时延要求的
带宽的需求就会到400G,显然这就是网络架构的中传,这段网
应用,当然一些核心的应用还是会放到大的数据中心。对应起
络最合适的还是波分,还是DWDM网络。 来,这是一个从无线的角度或者端到端网络的角度的架构,它
36 网络电信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