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信新闻

面对“伪基站”运营商不能装无辜

时间:2015-12-21 09:38:14

 

“伪基站”对手机用户造成的困扰和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轻则干扰正常的生活秩序,重则利益受损,给身心带来极大的精神损害。
 
日前,上海嘉定警方捣毁一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作案使用的新型便携式“伪基站”6套,涉及全市电信诈骗案件70多起,涉案金额达50多万元。5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交代,携带这套设备单人每天可以发送15万条诈骗短信,该团伙自11月开始累计发送诈骗短信上千万条。(12月19日《新闻晨报》)
 
“伪基站”对手机用户造成的困扰和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轻则干扰正常的生活秩序,重则利益受损,给身心带来极大的精神损害。特别是,“伪基站”严重侵犯了手机用户的权益,更给社会制造了一定的恐慌,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因此,一旦遭遇“伪基站”,受害用户及时报警,公安机关迅速介入,并依法予以重点打击,不失为应对之策。问题是,面对“伪基站”如此猖獗,电信运营商一直置身事外,装无辜。
 
事实上,维护信息用户的隐私权和安全权,是信息产业部门和电信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而现实情况却是,信息用户的这两个基本权益,尚未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对此,信息产业部门、特别是电信企业,要么是漠然处之,要么是束手无策。比如,手机用户无端被“伪基站”侵犯,很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所致,相关电信企业也有责任。特别是,此前据媒体报道,一些不法之徒利用高科技仪器进行新型犯罪,“伪基站”三五秒就可屏蔽运营商,发百万条短信,致大量用户手机脱网,这足以表明电信企业在某些方面还“技不如人”,给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留下了兴风作浪的空间。
 
换言之,“伪基站”秒杀“真基站”,暴露出了信息管理部门及运营商相应的管理政策滞后,技术手段缺失,加之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违法形式不断翻新,监管工作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和管控,造成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不仅损害了用户利益,也给信息产业的信用带来不良影响。要知道,电信运营商具备高度信息安全意识和有效的安全措施,被视作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法律则是打击信息领域犯罪,维护用户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因此,面对“伪基站”犯罪,不能过度依赖于公安机关事后打击,信息管理部门及运营商,应充当剿灭“伪基站”的主力。


  来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网络电信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资讯
可持续 向未来!亨通光电荣登《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可持续 向未来!亨通光
全球化布局再添彩!烽火通信泰国OPTISEN光纤光缆产业基地正式投产
全球化布局再添彩!烽火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新标杆
“中天39”苍南项目告
烽火通信参展GITEX AFRICA 2025  为非洲大陆注入数智活力
烽火通信参展GITEX 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