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理解这一轮央企改革的目的,而不能只看形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民生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有别于消费者市场,南北车等是高度集成、面向B2B市场且需要发挥国家政治影响力的科技装备企业,他们更对面对的是国际巨头的竞争,需要限制内部低价竞标的风险,适当提高服务产品价格。
而国内运营商市场基本有天然的本地化企业优势,更多地是面向消费者市场,政府的定价导向则是希望降低资费,提高基础设置建设水平,普惠民生。不同的企业定位必然有不同的整合导向。前者需要发挥产业链作用,限制内耗,合并是很好的选项。而运营商市场则需要保持合理竞争,防止高度垄断。
倘若电信、联通合并,必然制造更大的固网单一垄断,即便一部分固网划给中国移动,依然是移动市场由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固网宽带市场新电联一家独大,形势反而越加倒向不利于消费者的一面!诚然,减少重复建设是央企整合的一个方向,但是政府的视角是全面的,必须顾及民生、市场竞争力,这三者有矛盾的时候,对后者的顾及则优先于前者。美国运营商市场也是不断整合的趋势,但是FCC也绝不能坐视绝对垄断的出现,因此对于AT&T并购T-Mobile说了No.
再结合这几天李总理的表态以及主流媒体的分析趋势,提倡竞争还是优于合并的声音,这也事关资费改革。既然,电联合并不符合央企改革目标,那么“提高企业竞争力”就是最终选项了。这个竞争力,不是依靠简单的体量规模合并而来,需要的是各项管理制度改革、产品资费改革、监管策略等配合。当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铁塔公司等第三方的作用今后也将越显突出。所以,对于运营商的整合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功能和市场的调整。
回到开头的央企改革话题,为了兼顾减少央企数量并保持竞争,成立控股公司也是改革的一个方向,比如取消三大运营商的一级央企编制,成立一家国家通信控股公司同时控股三大运营商,方便控股股东对旗下企业资产的作出调整。
而那些鼓吹中国移动与广电系统合并的言论则是无稽之谈,在个别地方层面,的确有可行性,但是作为全国范围而言,各地广电分属不同的股东,上千家控股股东怎么可能一家家去谈合并?直到目前为止,省一级的广电整合都没有几个省市做到,更何况全国范围?那些连最基本的资本市场和公司组织法规都不懂的所谓“专家”画出来的“大饼”也着实让人可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