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息产业乃至互联网的发展颇为迅速,整个社会对信息量的需求无限增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从信息化的发展延伸到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提到了物联网的发展,这无疑是给行业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而互联网或者说物联网都是基于光纤网络才能发展起来的,这就难怪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董事长崔根良在两会期间的媒体见面会上感慨道“非常振奋,深受鼓舞”。因为,这对于业务涵盖通讯产业、通讯制造业的亨通集团来说,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历经25年发展,亨通集团已成为中国光纤通信行业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已在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等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代表处,业务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蜕变成蝶的过程,就是对其利用抓质量、抓创新这两大致胜法宝不断抓住机遇,冲破挑战的最好验证。
狠抓质量和创新
光纤光缆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网络传输的效果以及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得到保证。亨通集团身处ICT行业,深知光纤光缆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传输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自创立之初就特别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产、管理和建设方面,亨通集团都紧密围绕“质量”展开。“亨通产品追求的不是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是要做到‘精’,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高端的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从“制造”到“创造”,之间不只是词汇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
得益于长期高强度的投入和成熟的创新体系,亨通现已形成了“光棒——光纤——光缆——ODN”完整的光通信产业链。承担16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获国家授权专利总数超1500项。其中,发明专利120项,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81项,在光纤光棒、智能电网、海底通信、电力传输等领域拥有最核心的研发技术及自主产权。
立足“三个转型” 积极向“三化”迈进
回顾2013年第一次成为人大代表时向外界分析的“三个转型”,崔根良表示立足于企业实际、产业发展并结合市场情况提出的“三个转型”通过时间的检验,是完全正确的,当然,今后还将继续推进、继续深化,并不断调整经营的思路,不断调整发展的方向,不断总结经验,因为任何东西也都在不断变化当中。
对此,2015年亨通立足“三个转型”提出了“三化”,即建设智能化的工厂,精细化的生产,信息化的管理。
“制造业需要从高端的产品出发,要生产高端的产品首先企业要从智能化做起,一个企业没有智能化,不进行标准化生产是很难做出高端产品的,信息化跟自动化的融合才能达到智能化的制造,但是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光智能化也不够,需要三化融合。”崔根良说道。
SAP项目就是亨通实现企业“三化”建设的基石。近日,由亨通光电组织召开“亨通SAP一期项目启动大会” 在亨通光电线缆产业园顺利举办。
本次SAP一期项目主要涉及为亨通光电、亨通光纤、研发中心,通过SAP项目的实施,将实现棒纤缆一体化管理,是亨通信息化工厂建设的第一步,
为了实施SAP项目建设,前期已经经过6个月的考察与选择,最终选择世界顶极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SAP作为管理系统,并由世界500强IBM公司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期望通过“强强联合”,为实现亨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在3月播下初春的种子,10月金秋收获累累硕果。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