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国家省市区各级主流媒体聚焦关注,探寻亨通创新发展的“质量密码”

时间:2025-09-24 18:04:32

九月的金陵,秋色如画、桂香满城。一场围绕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盛会在这里圆满落下帷幕,以质量续写着新征程的时代荣光。会上,亨通凭借独创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摘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成为本届评选中光通信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从古时匠人“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到今时制造业“循标提质,以质促新”,“质量”二字早已不是简单的标尺,而是融着厚重历史、载着未来期许的发展密码。

作为历经三十多年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此次荣获这一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对亨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质量管理赋能企业发展方法路径的充分肯定,这一模式更促使亨通加快实现了质量管理从传统管控向科学系统创新的跨越升级,同时也提供了可复制推广应用的质量模式范本,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亨通是如何打造适合企业实际发展的质量管理模式?又是如何通过质量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连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工商时报、人民网、新华日报、苏州日报、吴江日报等国家省市区各级权威主流媒体纷纷聚焦亨通,探寻企业以质量创新驱动行业升级、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
江苏亨通光电:深海逐梦的质量密码
 
1.png
 
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
走进民企看升级:“光纤预制棒”从“0到1”的攻坚之路
 
“通信设备的飞速发展,为‘宽带中国’‘网络强国’及‘5G+双千兆网络’战略的加速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2.png
 
中华工商时报
亨通集团总裁崔巍:“以质量为基、以创新为翼、以家国为念”
 
“这枚中国质量领域的‘皇冠明珠’,不仅镌刻着亨通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更映照出年轻一代企业家--亨通集团总裁崔巍带领传统制造业拥抱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奋进足迹。”
 
科技革命的浪潮奔涌向前。一根细若发丝的光纤,正以每秒传输十万部高清电影的惊人能力,成为全球信息互联的"神经中枢"。
 
 近日,2025年中国质量大会揭晓第五届中国质量奖,亨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独创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成为光纤通信行业唯一获奖企业。这枚中国质量领域的"皇冠明珠",不仅镌刻着亨通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更映照出年轻一代企业家--亨通集团总裁崔巍带领传统制造业拥抱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的奋进足迹。
 
质量铸魂:以"万无一失"叩开全球市场之门
 
  "在全球化的大棋局中,质量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更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在亨通集团现代化的展厅内,崔巍凝视着蜿蜒如巨龙的海缆模型,指尖轻触模型表面,目光中透出制造业人对品质的深沉敬畏。他深知,光纤网络作为全球信息互联的"大动脉",质量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细如发丝的一根光纤,每秒可传输海量信息;而海底光缆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亿万用户通信,修复成本动辄数千万元,损失难以估量。海底光缆必须经受25年严苛环境的考验,质量必须是绝对的、万无一失的,不允许有半点瑕疵。"
 
从苏州吴江这片创新热土起步,亨通集团凭借对质量的极致追求,已跻身全球光纤通信与海洋通信领域前三强。目前,亨通在国内15个省市布局产业,在海外建有12个产业基地,产品与服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亨通以扎实业绩印证了其质量的卓越:2008年交付南太平洋的首条海底光缆,已稳定运行17年,至今性能如初;为全球80多个国家承建140多个海洋光纤网络系统,累计交付长度超过12万公里;自主投建的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全线贯通,为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互联互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卓越品质的背后,是亨通持续迭代、严苛管理的质量体系。从创业初期提出"五高方针"(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到推进"四化"企业管理(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再到如今荣获中国质量奖的"四全两面"模式,亨通的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在迭代升级。"四全两面",正是亨通叩开全球市场的"金钥匙"。
 
崔巍详细阐释了"四全两面"的深刻内涵。"四全"是亨通质量体系:全站式自研突破核心技术,从材料源头严控质量,实现光纤材料、海缆制造等数百项"从0到1"的技术突破,光纤网络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成为行业技术引领者;全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借助设备感知、在线监测和"一物一码"追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可管可控、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全方位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CNAS实验室和检测中心,打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认证与计量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可靠合规;全价值链构建质量生态,将质量管理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4000多家企业,与伙伴共建质量"共同体",形成协同优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两面",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双翼:一是面向客户的质量信誉。亨通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流程满意度管理体系,将质量信誉延伸至"客户的客户",通过穿透式管理塑造亨通质量口碑。二是面向全球的质量品牌。亨通将质量矩阵融入全球客户关系系统,坚持产品全球化、质量接轨国际,实现24小时全天候响应,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我们正迎来一个质量大时代。各级党委、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坚守质量、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崔巍表示,"中国质量奖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亨通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质量管理,努力让中国质量成为世界信赖的品牌。"
 
初心如磐:在传承创新中锻造新质生产力引擎
 
1986年出生的崔巍,是亨通的"二代掌舵人"。海外学成后,他放弃国外发展机会回国,从基层岗位做起,今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培养和老一辈企业家精神的感召,让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将个人理想、企业愿景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紧密融合,才能在新时代找准方向,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崔巍表示,这种以产业报国为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回报社会为责任的价值观,如灯塔般指引着他带领亨通不断前行。
 
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崔巍敏锐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与绿色低碳转型。他主导构建"机器换人、人机互动、物物互联"的智能制造模式,在集团内掀起创新热潮。目前,亨通已建成2座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家国家级5G工厂,并打造了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成为行业智能化标杆。同时,他牵头成立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明确"双碳"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推动9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使亨通成为中国工业碳峰首批领跑者企业。
 
近些年,尽管面临国际国内严峻复杂形势,崔巍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越是坚持科技创新,越可能遭遇打压;越是遭遇打压,越要坚定自主创新决心。"他带领团队对500多项关键物料与核心装备全力推进国产化替代,经过持续攻坚,最终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在此基础上,他加快战略重构,围绕光纤通信、海洋通信、电力传输、新能源、新材料等11个产业链延伸拓展,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开辟新发展空间。
 
国际化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崔巍以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积极推动亨通海外布局,通过并购德国J-FIBER公司,在埃及、印尼、墨西哥等地建设产业基地,有效突破贸易壁垒,助力亨通产品与服务走向世界。2024年,亨通海外出口同比增长超40%,成绩令人瞩目。"世界冠军只能在奥运赛场上诞生。"崔巍这样比喻全球化竞争。值得一提的是,亨通自主投建了全长2.5万公里的跨亚非欧国际海底光纤通信干线,打破欧美长期垄断,为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信息高速公路,为中国企业赢得了国际声誉。
 
使命在肩:将企业愿景融入时代伟业
 
"胸怀报国志不是口号,是民营企业必须用行动书写的时代答卷。"崔巍的这句话,源自他对父辈精神的传承与对时代的深刻认知。
 
亨通的故事,始于一位通信兵的创业传奇。崔巍的父亲崔根良,退伍后返乡创业,带领亨通从乡镇小厂成长为全球行业巨头。父辈企业家从零开始,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滚打,锻造了艰苦奋斗的性格,孕育形成了特质鲜明的企业家精神,这是青年企业家应传承好、践行好的精神符号。
 
崔巍至今记得父亲的话:"做制造业苦中有乐,看到企业进步、技术突破、产品被认可,那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2021年入党时,父亲在家书中写道:"做企业,是一生的事业,是一代接着一代干的事业,必须心无旁骛、脚踏实地。"这封家书,成为他接续奋斗的精神灯塔。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崔巍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感触尤深。他回忆,早年父亲带队出国寻求技术合作,只能在百米外遥望国外工厂的生产线;而当亨通自主掌握光棒技术后,对方却以最高规格接待。"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让中国昂首于世界。"如今,亨通已攻克数百项核心技术,光纤网络全球占有率超15%,成为行业技术引领者。
 
"企业之责,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回馈社会。"崔巍说,三十多年来,亨通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的第一责任,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投身"万企帮万村"、光彩事业行、乡村振兴等多项行动,坚持从身边做起、从当地做起、从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做起,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困难家庭,开展教育帮扶、老区建设、产业扶持等数十项精准慈善项目。2011年,亨通在民政部注册成立非公募"亨通慈善基金会",累计帮助30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中国光彩事业20周年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并多次荣获"中华慈善奖",三度入选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优秀案例》。在海外,亨通积极融入当地社区,持续开展公益事业,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企业发展就像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崔巍目光坚定地说,"山再高,攀则必达;路再远,行则必至。"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崔巍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以质量为基、以创新为翼、以家国为念,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把亨通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人民网
亨通光电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已在亨通海内外公司推行,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4.png
 
9月16日,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在南京开幕。亨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斩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成为行业唯一获奖企业。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作为获奖代表参会。
 
中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政府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质量管理模式、方法、制度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个人。亨通光电以质量为核心,秉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五高方针”,以“自主研发创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为客户创造价值、保障国家海洋通信安全”为质量战略目标,构建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获得评审专家认可。
 
该模式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包括:研制出我国首根自主知识产权光纤预制棒,使光纤价格从每公里近2000元降到数十元,为宽带中国、网络强国建设提速;在海洋通信领域,突破深海通信系统三大世界级难题,实现“万公里超长距传输、万米深海应用、25年深海超长寿命”突破,为海洋强国建设助力。
 
目前,“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已在亨通海内外公司推行,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亨通集团还实施了“数字领航”计划,建成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批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首批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等项目,以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大会同期举办的“质量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暨2025年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江苏专场”活动中,崔根良作为企业家代表分享经验。他表示,中国质量奖是荣誉更是责任,亨通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创新质量管理,为中国质量建设贡献民企力量。
 
新华日报
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树立行业标杆 亨通光电摘得中国质量奖
 
“这套模式驱动着亨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9月16日,在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上,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正式揭晓,亨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独创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成功问鼎,成为本届中国质量奖中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作为中国信息与能源互联领域的领军企业,亨通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创立之初便提出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的“五高方针”,以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自主研发创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为客户创造价值、保障国家海洋通信安全”质量战略目标,亨通经过多年探索,逐步构建了“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全栈式自研突破核心技术、全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全方位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全价值链构建质量生态,面向客户至上的质量文化、面向全球发展的国际品牌。
 
这套模式驱动着亨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比如,亨通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根自主知识产权光纤预制棒,结束中国光棒光纤20多年依靠进口的历史,使光纤价格从每公里近2000元降到数十元,助推宽带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加速实施;在海洋通信领域,亨通技术产品质量一举突破深海通信系统三大世界级难题,实现“万公里超长距传输、万米深海应用、25年深海超长寿命”等极限突破,为全球信息互联互通及国家网络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如今,“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已在亨通海内外产业公司复刻推行,并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广应用,构建技术领先、产品可靠、服务至上的全方位质量文化体系。紧跟数字时代浪潮,亨通全面实施“数字领航”计划,推行质量数字化全过程管控,建成代表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的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批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首批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等,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行业发展进步。
 
中国质量奖作为我国质量领域的政府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质量管理模式、方法、制度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个人。亨通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质量生命线的最高褒奖,更标志着其质量管理实践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权威认证。“中国质量奖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与鼓舞。”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亨通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创新质量管理,为中国质量成为世界品牌贡献民企力量,彰显亨通担当。
 
新华报业网
亨通光电问鼎中国质量最高奖 
“四全两面”模式锚定全球竞争力
 
亨通光电用10万公里海底光缆‘零故障’的实绩,书写了一家民营企业的质量长征,更推动中国制造在全球高端市场的话语权不断提升。
 
9月16日,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在南京召开。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揭晓,亨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487)凭借独创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成为光纤光网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这座奖杯背后,是超10万公里海底光缆“零故障”的坚实纪录,是总市值一年攀升近150亿元的资本市场认可。
 
截至9月17日收盘,亨通光电报收20.2元/股,总市值达498.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3%,呈现出质量与市值的双线跃升。
 
质量管理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中国质量奖设立于2012年,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本届评选竞争激烈,亨通光电最终凭借 “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脱颖而出。
 
这一模式以“两个面向”为战略灯塔——面向客户的质量信誉与面向全球的质量品牌,以“四个全”为实施路径:全栈式自研、全数字化赋能、全方位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和全价值链构建质量生态。
 
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之争,更是质量之争。”从创业初期的“五高方针”到如今的“四全两面”,亨通的质量管理实现了系统性迭代。
 
质量管理的成果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亨通光电总市值达到498.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8.8亿元增长43%。股价从14.14元上涨至20.2元,涨幅达42.8%。
2025年1月1日至9月17日期间,公司市值累计涨幅达28.4%。9月17日单日成交额19.19亿元,换手率3.93%,显示市场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主营业务中标项目金额超百亿
 
主营业务数据同样印证了质量管理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其中,海洋通信与能源领域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亨通光电海洋通信订单从55亿元增至75亿元,增长36.4%。能源互联订单保持在200亿元高位。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标中东海缆、中海油陆丰TLP动态海缆等项目,新增海洋订单超120亿元。全球海底光缆签约交付里程突破10.8万公里,为80多个国家承建140多个项目。
 
光通信业务向高端化转型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亨通光通信订单同比增长81%,超低损耗光纤、空芯光纤等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光通信毛利率从25.6%提升至29.3%,增加3.7个百分点。
 
公司正在启动200亩“AI先进光纤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扩产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以满足AI算力爆发式增长对高端光纤的需求。
 
智能电网领域,特高压业务成为新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特高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38%,较2024年同期14.7%的增速大幅提升17.7个百分点。相关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家“西电东送”、西藏高海拔风电等重大工程。
 
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年化21.84亿
 
技术创新是质量提升的根基。在崔根良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一个“新”字。他进一步解释,“新”意味着要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新领域、新市场。
 
亨通的技术创新始终坚持“产业化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梯度战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高端延伸,不断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稳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2025年上半年,亨通光电研发投入达10.92亿元,年化约21.84亿元。公司重点投向光芯片、高端光模块及海洋通信研发领域。相比2024年全年18.95亿元的研发投入,2025年计划同比增长15%。
 
尽管研发投入总额保持高位,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0年的4.7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41%,反映公司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亨通光电用10万公里海底光缆“零故障”的实绩,书写了一家民营企业的质量长征,更推动中国制造在全球高端市场的话语权不断提升。
 
苏州日报
亨通集团通过“质量”与“创新”双轮驱动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这些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亨通实现了对每一件产品‘一品一控、一物一码’的精准品质管控与全流程质量追溯,将匠心品质内化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9月16日,在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上,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正式揭晓,亨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独创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成功问鼎,成为本届中国质量奖中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不可能打造出客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
 
这是在获得2025年度中国质量奖,成为行业唯一获奖企业、全省唯一获奖单位后,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作为企业代表在访谈中的分享。
 
获奖背后,没有秘诀,只有日复一日的埋头苦干。
 
早在二十多年前,亨通便前瞻性地向IBM学习,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并结合自身实践持续迭代,成功打造出独具亨通特色的“IPD 3.0”研发管理体系。
 
三十年来,亨通集团更是以质量为基,以创新为擎,通过“质量”与“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将质量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9月16日,在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质量大会上,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正式揭晓。亨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独创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成功获奖,站上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台阶。
 
行业唯一!全省唯一!
 
两个唯一背后,是奖项非同凡响的含金量。
 
这不仅是对亨通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质量生命线的最高褒奖,更标志着苏州民企质量管理实践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权威认证。
 
“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之争,更是质量之争。”在当天的访谈中,崔根良阐述了亨通对产品质量的理解。“质量管理的源头在技术创新。研发设计的先天缺陷,是后期生产无论如何弥补都无法根治的硬伤。”
 
作为中国信息与能源互联领域的领军企业,亨通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从创业之初就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五高方针”,以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亨通通过将产品技术创新与研发设计的流程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深度融合,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与高可靠性,并最终形成了贯穿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
 
——面向客户的质量信誉、面向全球的质量品牌,“两面”是战略灯塔,为亨通的质量追求指明了方向。
 
——全栈式自研、全数字化赋能、全方位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全价值链构建质量生态,“四全”是实施路径,确保“两面”的战略目标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质量成果。
 
“四全两面”为亨通的高质量发展筑起了“钢铁长城”。
 
这一模式的卓越成果有目共睹:从支撑超高速网络的光纤产品,到经受25年质保考验、为全球80多个国家承建140多个项目、交付超10万公里“零故障”海洋光纤通信系统,亨通用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突破了核心技术,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精准、高效与可追溯,将质量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将匠心品质内化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前不久,亨通光纤与苏州大学联合攻关研发的“骨干网络超低损耗光纤升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2025年度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项目可以帮助400G/800G高速信号的千公里级传输稳定性显著提升,成功解决骨干网络升级的瓶颈。这一技术突破并非偶然,而是植根于亨通三十余年对质量的极致坚守。
 
茫茫渤海,海风呼啸,50台海上风电机组,旋转着百米长的风机叶片,在一座220千伏的海上升压站协助下,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接入陆上,输送至千家万户。
 
这一由亨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参建的渤海湾海域海洋牧场与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于近日荣获202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这一荣誉来之不易,同样是源自亨通三十余年对质量的精益求精。
 
这两个例子生动诠释了亨通“四全两面”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四全两面”成为亨通不断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密码”:
 
以“全栈式自研”为根基,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根自主知识产权光纤预制棒,结束中国光棒光纤二十多年依靠进口的历史,使光纤价格从每公里近两千元降到数十元,助推宽带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加速实施。
 
以“全链条创新”为引擎,一举突破深海通信系统三大世界级难题,实现“万公里超长距传输、万米深海应用、25年深海超长寿命”等极限突破,为全球信息互联互通及国家网络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以“全产业布局”为依托,从国内唯一具有从棒纤缆研发制造,到海底光电系统集成、海洋工程、海洋通信运维的全产业价值链企业,亨通光电为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150多个国际海洋光网项目。
 
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标准,构建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到运维服务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不仅保障了光纤预制棒、深海通信系统等核心产品的高可靠性与稳定性,更以全周期服务能力赢得全球客户信赖,成为亨通持续领跑行业的重要基石。
 
十五年前,亨通率先构建了“工厂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信息化”的“三化企业”体系。如今,随着5G/6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亨通与时俱进,升级打造了“工厂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制造柔性化”的“新三化”战略。
 
这一战略转型成果斐然——亨通成功建成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级5G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拥有数十家省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通过这些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亨通实现了对每一件产品“一品一控、一物一码”的精准品质管控与全流程质量追溯,将匠心品质内化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用“新”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获得中国质量奖,既是荣誉,也是鼓舞,更是一种责任。”崔根良说,这份荣誉让亨通更加坚定了以质量为基、以创新为擎的发展道路。
 
如何推动企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崔根良给出了答案:“关键在一个‘新’字。”用“新”筑牢质量根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亨通将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新领域、新市场,让企业持续领跑。
 
亨通的技术创新将始终坚持“产业化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梯度战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高端延伸,不断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稳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当前的亨通,依托其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已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研发创新网络,成功吸引了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国际化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这支顶尖的人才队伍,已成为亨通持续创新创造、引领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发展就要全球会聚高端人才与科技领军人才。”展望未来,崔根良表示,亨通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加速打造高科技、高质量的世界一流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亨通将积极投身于国家战略,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更强的“亨通力量”,持续以匠心铸就中国质量、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把更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和服务带到全球舞台。
 
除以上报道外,新华网江苏新闻苏州新闻吴江日报等,以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览富财经网中国工信新闻网光电通信网C114通信网中国线缆网北极星电力网电线电缆网飞象网等媒体平台,也都相继宣传报道亨通以质量管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
 
质量强则百业强,质量兴则经济旺。推动高质量发展,质量是关键。从突破技术垄断到制定国际标准,从建成 “灯塔工厂” 到领跑新质生产力,亨通的质量强企实践证明:唯有坚守质量初心、勇攀创新高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亨通也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诠释“质量第一”的深刻内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民企智慧力量。

 

 



  来源:亨通集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网络电信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资讯
知标融通 鼎新致远 | 通鼎打造全国首个数字通信线缆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
知标融通 鼎新致远 |
燃爆全场!亨通光电闪耀2025CIOE
燃爆全场!亨通光电闪耀
情暖桑梓,中天科技向河口小学捐赠3000万元
情暖桑梓,中天科技向河
光启新程,智绘无界 | 长飞多元化全场景应用方案亮相CIOE
光启新程,智绘无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