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第三批赴中国信科集团开展社会实践的18名博士生组成的“中国信科支队”,在完成为期6周社会实践后圆满返校。
社会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有助于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秉承“实践育人”优良传统,中国信科集团与清华大学于2023年6月签订《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国信科基地协议书》,共建“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国信科基地”(简称“中国信科基地”),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工作,三年来集团共接收61名博士生开展实践。
7月,清华大学电子系、计算机系、网络研究院、安全学院等院系的18名博士生赴中国信科集团开展社会实践。集团人力资源部会同两家接收单位——集团所属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组织安排博士生们走进行业一线开展科研攻关和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锤炼独创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切实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组织学术交流、党员主题教育、集团展厅参观、劳动教育等多种方式,丰富实践教育形式,搭建沟通桥梁,着力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7月15日,集团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召开了“2025年清华大学暑期实践学生座谈会”,邀请集团科技专家委委员王映民和吴江、实践单位代表与全体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深入交流。会议期间,同学们参观了集团展厅,集团人力资源部介绍了集团整体情况,实践单位分别介绍本企业情况,各位同学逐一发言、提问,集团科技专家委委员及与会人员进行了认真解答和深入交流。
 
在深入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集团时提出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殷殷嘱托,牢记“科技创新要摒弃幻想靠自己”的使命责任。实践期间,同学们了解了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和前沿应用,积极研究、主动思考,在大模型、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和标准化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积累,先后参与完成科研项目18项,优化完善技术难题2项,完成外文资料翻译35万字,撰写调研报告27万字等,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良好效果。
在紧张工作实践之余,数据所组织同学们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赓续红色血脉,锤炼党性初心。在双清别墅旧址,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的历史场景重现眼前,展厅内1200余件文物无声诉说着党中央筹建新中国的艰辛历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清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赓续开拓精神,在科技战场交出合格答卷。同学们在学院路邮科社区开展了“清理粉刷社区墙面”社区志愿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生产劳动的理解,亲身感悟到无论是技术攻关还是社区服务,都需要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
据了解,集团与清华大学已在学生实践、科技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紧密合作。面向“十五五”,集团也将继续与清华大学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
来源:中国信科集团 |